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圖為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古籍修復課堂?!【琶赖┰觥z
中新網蘭州9月29日電 (丁思 劉玉桃張婉聆)制定修復方案、拆線、拆紙釘、標記頁碼、清洗、配補紙、修補損壞書頁、壓平裝訂……經過10多道工序,一本殘破的古書恢復如初。
“古籍修復最重要的是實踐經驗,此外就是對歷史文化等多領域了解和個人的耐心?!碧m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古籍修復課教師袁玉斌對學生如是說。
圖為老師袁玉斌正在指導學生修復古籍?!【琶赖┰?攝
隨著大量科技手段涌入古籍保護領域,古籍修復“潮”了起來,修復師這個職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在31歲袁玉斌的課堂里,絕大多數學生是“95后”和“00”后。
近日,中新社、中新網記者走進該校古籍修復課堂,學生圍坐在一張長方形木桌前,木桌上鋪著一塊無紡布,因為修復中會用到漿糊,無紡布可以避免書頁與桌子粘連。每人桌前擺放著一張破損的紙張,旁邊放著竹起子、棕刷、鑷子、訂書錐、木槌、書錘、毛筆等,學生正在聚精會神修補書頁。安靜的教室里,偶爾傳來木槌敲擊的“梆梆”聲,和噴壺噴水的“沙沙”聲。
“他們都是大二的學生,經過一學期學習,學生能夠熟練完成普通版本古籍修復,但對于酸化嚴重書籍,粘連較嚴重,學生修復水平還達不到,主要是缺乏經驗,一不小心會對古籍造成二次傷害?!弊鳛楦拭C省工藝美術大師的袁玉斌,現從事古籍修復、書畫裝裱、書法篆刻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2019年他跟隨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甘肅傳習所導師師有寬先生學習古籍修復。
圖為老師袁玉斌正在給破壞的古籍補損?!【琶赖┰?攝
袁玉斌說,修復一本古籍往往涉及諸多工序,一招一式皆有其規范與標準,這對從事古籍修復人員的素質修養及操作手法要求極高。修復古籍一定要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即保護古籍的原貌,保持古籍的文物性、資料性和藝術性。
2019年,該校民族工藝學院開設古籍修復專業課程。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指導下,2019年由甘肅省古籍保護中心牽頭在該校設立甘肅省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和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傳習點。
如今,該校民族工藝學院已建成書畫裝裱工作室一間,紙制品鑒定與修復工作室一間。學院設有傳統手工案臺7張,用于書畫裝裱、古籍修復課程學習與技能訓練,為學生的教學實訓、技能提升等提供真實的職業氛圍和實踐場所。
袁玉斌教授古籍修復課已有三年時間,他說:“學校古籍修復課很受學生喜愛,每學期設置108節課,很多學生除了上課,課余時間還會到工作室繼續學習,有些學生畢業后也選擇從事相關課程的工作。年輕學子涌入給傳統古籍修復技藝增添年輕力量?!?/p>
圖為學生正在修復破損古籍?!【琶赖┰?攝
通過古籍修復課程學習,學生可以針對書頁破損情況,如絮化、酸化、水漬油跡污染、蟲齒鼠嚙等損壞癥狀較輕的,制定不同的修復技法,完成書頁修復。
“剛開始只是有些好奇,后來發現這個課程很有意思。通過修復書籍,可以讓我更加了解歷史,也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這門課需要有耐心,必須腳踏實地去完成,這讓我的性格更沉穩?!痹撔C褡骞に噷W院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王文杰說。
近年來,該校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畢業生就業、教改科研、技術服務等領域開展工作,推進甘肅古籍修復事業,適應地方教育文化發展需要。
2020年,該校與甘肅省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成立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研究所;2021年,該校與甘肅省圖書館開展合作辦學,共建“國家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甘肅傳習所人才培養基地”和“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古籍修復專業學生實習基地”。
王文杰說,如今掌握古籍修復技藝的大多是老一代人,從事這項工作的年輕人較少,學校給了我們嘗試的機會?!白鳛椤?0后’,我們接納新事物、嘗試新東西,但也喜歡傳統的技藝文化,未來的我們會用年輕人的‘潮流方式’,來不斷傳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技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