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1月19日,在常州科教城成立20周年暨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常州科教城發布了一批改革創新發展重大成果,高精密機床裝備聯合創新中心、龍城實驗室與企業創新合作項目等集中簽約,并表彰了一批創新創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大會上,常州科教城推出了全力實施高職教育“提質培優工程”、科技創新“倍增工程”和產業培育“升級工程”行動計劃,旨在打造成為國際合作先行區、創新創業引領區、科技服務核心區、未來產業集聚區、產教融合示范區,以及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領跑者、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排頭兵。
常州市委常委、武進區委書記、常州科教城黨工委書記喬俊杰介紹,20年來,在科技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支持下,常州科教城始終秉持“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理念,在國內先行先試著力探索產學研用金“一體化”融合模式,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孵化創新企業,引育創新人才,融通創新資本,優化創新環境,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為全國科教園區發展的樣板,是常州唯一一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的單位。
特別是,常州科教城“1+5”組成的高校群中,常州大學入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其中,園區高職院校實現省級“雙高計劃”全滿貫。
據介紹,常州科教城在不到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平均每天創造4項發明專利;匯集全國2688所高校的300余萬件專利、100多萬項科技成果,培育出57家特色科技服務機構。走過20年的常州科教城,累計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47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95項。20年來,常州科教城平均每天轉化1項科技成果,累計與5800多家企業開展橫向合作,簽訂合同7600多個,合同金額56.1億元,帶動產值近千億元;迄今共孵化培育出3800多家科技企業。(本報記者 過國忠 實習生 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