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2022江陰高新區開放創新合作交流會預備會上了解到,由該高新區重點建設的武漢“科創飛地”即將運營。江蘇省江陰市委常委、江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顧文瑜介紹:“這是我們在前4家科創飛地基礎上打造的‘升級版’,今后將由專業團隊運營,并整合當地創新資源,深化與科研院校合作,全面導入科技項目和創新人才、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落地,賦能江陰高新區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p>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江陰高新區的優勢產業,為導入更多創新資源,解決創新鏈、產業鏈上的設計短板,該高新區打破體制機制藩籬,改變創新合作方式,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和西安等地建立“科創飛地”,并深化與國內大院大所合作,共建設計創新中心、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開展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培育出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形成產業創新新生態。
“今年以來,我們圍繞‘科創江陰’建設,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貫徹‘南征北戰、東西互搏’戰略,以搭建重大創新平臺為抓手,做強延長創新服務鏈,讓江陰高新區走上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和高質量發展軌道。目前,江陰高新區創新鏈已形成從科技孵化器到工程技術中心、研究院,再到眾創空間、‘科創飛地’等完善的‘科技服務+N平臺’創新服務體系,有效破解了創新資源不足等難題,增強了江陰高新區創新發展活力?!鳖櫸蔫ふf。
扶持一個重點產業、出臺一套扶持政策、建立一個工作專班、建設一個重大創新平臺、導入一批重要創新資源、促使一批重大成果落地轉化,這是江陰高新區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探索與實踐的有效做法。
江陰高新區的“科創飛地”在推動該高新區轉型升級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既打通了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通道”,也破解了重點產業“招智引才”難題。江陰高新區去年7月建成的西安“科創飛地”,已成功引入13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
顧文瑜介紹,江陰高新區以綠色創新發展新理念,對標發展新要求,著力謀劃未來產業,從自身產業基礎與優勢出發,確立了以特鋼新材料及制品為特色,以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等為支撐,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為戰略的“1+3+1”現代產業體系,以及加速培育大健康、大數據兩個未來產業,構筑符合綠色化、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致力當好江蘇自主創新排頭兵和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此外,江陰高新區除了搭建產業重大創新平臺,還營造了科技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建設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在創新支持方面,該高新區建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以“真金白銀”切實鼓勵支持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創新能力。
今年初,江陰高新區科技局通過線上+線下輔導企業積極申報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完成840個項目審核工作,已發放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近3800萬元。同時,江陰高新區還分領域、分產業針對性地深入企業調研,收集企業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積極幫助企業篩選、凝練項目,通過與申報單位“一對一”服務,邀請專家“點對點”指導,不斷提高科技項目申報質量。
目前,江陰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已有385家,今年上半年,列入“火炬計劃企業”統計的企業637家,火炬營收達2467億元,同比增長22.9%。(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俞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