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湖南郴州“80后”夫妻教師的“家業”
      首頁> 地方頻道> 教育 > 正文

      湖南郴州“80后”夫妻教師的“家業”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2-11-29 10:53

        舉家扎根鄉村10余年,成為留守兒童“大家長”

        “80后”夫妻教師的“家業”

        作為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最偏遠的一所鄉村小學,香花鎮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占了70%以上。這里的老師“來來往往”,2012年,來自貴州的姑娘藺兀和其丈夫謝凌飛卻帶著兩個孩子舉家扎根在此。10年來,這對“80后”夫妻教師不僅為孩子們傳授知識,還為這里的留守兒童當起了“大家長”。

        香花鎮中心小學校長周武專不禁感慨:“他們夫妻倆有愛心,又愛鉆研,幾乎是把這份事業當成了家業在做?!?/p>

        2013年,學校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初來乍到的藺兀,想起自己曾經作為留守兒童的經歷,毫不猶豫地擔起了“留守兒童之家”的重擔。

        給孩子們做飯,給孩子們買衣服,給孩子們買書……對于藺兀和謝凌飛來說,這些都是家常便飯。前不久,藺兀給自己女兒買涼鞋的同時,想起一位涼鞋已破的班上學生,本能地多買了一雙。10年來,夫妻倆為學生做下的類似事情已經多到數不清了。

        在學校,夫妻倆的周末基本上都留給了遠離父母的孩子。每到周末,丈夫謝凌飛就成了藺兀的專職摩的司機。夫妻二人穿梭在各種蜿蜒的山道上,為遠離父母的孩子們帶去各種生活用品或食物。若遇上有孩子生病,藺兀更是竭盡所能為孩子尋醫問診、洗衣做飯……以至于有一次照顧一個摔傷手的孩子半年有余,連醫生都誤認為藺兀是孩子的媽媽。

        這些年來,藺兀和謝凌飛發現,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為此,大學畢業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夫妻倆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團體輔導和個體輔導。

        2017年,學校轉來一名學生小文,該學生在學校不聽課、不做作業,經常與同學發生沖突。出于專業敏感,藺兀約上小文的班主任,一起上門家訪。一進門,看到暫時獨居的小文把并不寬敞的房子打掃得很干凈,藺兀忍不住夸贊他:“你把家里收拾得很好,很棒!”因為很少被人這樣夸獎過,小文臉上現出一些紅暈。此后,只要有空閑,藺兀就買上菜,去給小文做飯、洗衣服、輔導作業。如今,小文早已變成了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畢業后的他還時不時地向“藺媽媽”報告自己的近況。

        “父母的缺位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長此以往可能導致孩子性格自卑、敏感等,我們要在他們童年時期盡可能幫他們補齊?!睘榇?,夫妻倆與孩子們達成了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如果有同學過生日,就組織全班同學一起慶祝,而且要求孩子和家長們不買蛋糕、不買禮物,而是由夫妻倆下廚為孩子們做生日美食,準備適合每個孩子的微心愿禮物,讓孩子們在恰當的儀式感中獲得應有重視,學會愛己愛人?!靶〖彝ト笔У?,就讓我們用集體大家庭給孩子們補上?!碧A兀這樣說。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可就他們家訪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家庭大人不在家,孩子們鮮少會做飯,泡面、餅干這類速食成了孩子們最常吃的食物,對孩子們的成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這樣的情況讓夫妻倆十分擔憂?!拔蚁M麄兡芎煤贸燥?,好好愛自己,身體健康,自立自強?!?021年暑假,藺兀決定在學校開一門特色課,教留守兒童烹飪,讓他們就算一個人也能吃上熱飯熱菜。這個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

        一個暑假的時間,藺兀顧不上休息,一邊備考營養師證,一邊編寫相關的校本教材,還向學校申請了5萬元經費,騰出一間教室改造成烹飪特色課堂。為了節省成本,謝凌飛陪著藺兀冒著烈日酷暑一起跑二手市場,買材料裝修、買相關廚具……新學期伊始,烹飪教室順利向孩子們開放。

        “藺媽媽,我完成啦!”“老師,快嘗嘗我做的!”在新開的烹飪課上,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向藺兀分享自己的成果。如今的烹飪課已經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在這個滿是食物香味的烹飪教室里,流淌著家的溫暖。

        “我一直覺得當老師的要做一道光,或許一個小舉動就會照亮黑夜中的孩子?!苯衲?月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的藺兀,希望所有的留守兒童都能感受到關懷。(本報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曹鑫宇 李赟)

      [ 責編:邱曉琴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做好準備迎開學

      • 野火煙霧影響溫哥華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近日,白色涂裝、流線型船體、身系“敦煌飛天彩帶”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緩緩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試航。
      2023-08-25 10:25
      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類腦智能機器人。當前,我國在類腦智能機器人領域已經取得初步成果,科學家對人的不同腦區、器官、肌肉的神經機制進行了系統化深入研究。
      2023-08-25 10:24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認為,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清晨,這時肺臟功能最強,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增強肺功能。
      2023-08-25 10:22
      我從小就愛聽海浪聲、聞那股海味兒。2016年,我的對蝦工廠順利在江蘇贛榆藍灣現代漁業示范園安了家。
      2023-08-25 10:21
      芬蘭科學家首次證明,聲音可在真空中傳播。
      2023-08-25 10:20
      日前,4部委聯合發布的首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明確,建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
      2023-08-25 10:15
      《自然》23日發表的兩篇論文報告了新的腦機接口裝置,其不僅能將大腦活動解碼為語言,而且比當前所有技術都更迅速、更準確且覆蓋詞匯量更大。
      2023-08-25 10:00
      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神經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逆境會永久性地改變大腦的功能。
      2023-08-24 10:09
      中國石油23日發布消息: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鉆井深度過半。
      2023-08-24 09:44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基因組組裝對水稻育種意義重大。
      2023-08-24 09:44
      8月21日,由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
      2023-08-24 09:43
      以綠色低碳技術為抓手,充分釋放創新動能,助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一定能夠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3-08-24 07:15
      張承民指出:“FRB如此短暫、強烈和明亮,科學家認為,其源頭的物質分布必須非常致密。
      2023-08-23 10:38
      聚焦提升標準實施水平,部署了優化標準供給結構、深入開展試點示范和服務體系建設、深化標準化國際合作3項任務,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標準化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2023-08-23 10:36
      1950年,中國科學院決定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年輕的劉瑞玉響應號召,踏上了海洋科學研究這片熱土。
      2023-08-23 10:34
      合理地運動可以提高骨密度,促進鈣質的吸收,改善關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鈣的流失。
      2023-08-23 10:28
      在湖北秭歸縣臍橙文旅小鎮數字化電商中心,工作人員將夏橙裝車。
      2023-08-23 10:23
      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等生態子系統的健康,是地球生態系統健康、生態服務功能正常的前提。
      2023-08-22 09:53
      現代化設施農業讓鮮花花期精準可控,完善的冷鏈物流讓千里之外的消費者48小時內就能收到從植株上新鮮切取的花束……  科技進步讓鮮花產業煥然一新。
      2023-08-22 09:52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世界首顆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的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陸地探測四號01星,經過4次變軌后,日前順利進入工作軌道,合成孔徑雷達天線成功展開,完成了衛星入軌初期飛控試驗主要工作。隨著該衛星的“上崗”,我國以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為主體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形成。
      2023-08-22 04:00
      加載更多

      啪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