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看招】
近日,測繪與遙感領域的世界領軍專家李德仁院士來到廈門為當地科技界人士作了一場精彩的主旨報告,由此拉開2022年廈門市科協年會暨“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的序幕。當天,廈門市科協還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海青、中國工程院院士金翔龍等6位院士齊聚廈門,圍繞數字化建設、創新發展、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等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此行中多位院士都不是第一次來到廈門,他們的許多研究成果已在當地結出累累碩果。近年來,廈門市科協多措并舉開展柔性引才,充分利用“院士專家八閩行”、海峽科技專家論壇等系列活動,精心組織企業與院士專家進行項目對接和技術咨詢,為企業和院士專家搭建交流平臺,助推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廈門落地。
“最強大腦”與廈門之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院士專家在廈門的貢獻,始于“行”,成于“行”。作為當地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今年廈門市科協年會首次與“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結合,實現了年會平臺與院士專家高層次的資源對接。
年會期間,在廈門市科協及其所屬學會同步舉辦的23場分會場活動中,院士及其團隊成員的身影?;钴S其中。他們實地調研指導,分享調研成果,為一個個創新主體把脈獻策。
多次來到廈門的李德仁院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廈門具有發展成為數字孿生智慧城市的潛力。憑借著對廈門的熟悉,李德仁院士提出,“福建省森林覆蓋率保持全國第一。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充分利用‘時空大數據’來管理,包括廈門的安防、臺風預警都可以借助這一新技術,要加快空天互聯網在地方管理中的推廣應用?!?/p>
院士專家來到廈門除了積極建言獻策,還把寶貴的經驗成果留下。今年“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中,集美大學院士專家工作站、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等5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獲得省級、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金翔龍院士團隊、陳勇院士團隊等分別與當地企業簽約。
自2001年開始的“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是福建省實施科技興省、人才強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已成為當地院士活動的亮點品牌。多年來,廈門市科協積極組織對接,一方面分析梳理廈門產業狀況、企業創新需求,另一方面持續關注院士專家及其團隊前沿成果,搭建平臺引導雙方了解更深,走得更近,激發合作熱情,尋找合作方式。
落地工作站助推產學研
稀土元素如何更好地應用在醫學治療中?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洪茂椿和團隊正在攻關的科研難題。近年來,他們團隊利用稀土熒光探針實現了針對傳染病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快速檢測。要繼續深入研究稀土元素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則需要專業的醫學診療技術及大量臨床數據。在廈門市科協的牽線搭橋下,院士團隊的科研訴求與致力于醫學學科建設的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拍即合,院士專家工作站于今年11月正式落地。
“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可以將稀土的臨床探索研究真正應用于臨床,開辟一個新領域?!敝袊茖W院洪茂椿院士團隊成員張云在授牌儀式結束后表示,該院士專家工作站是醫工交叉創新合作的新嘗試,雙方將借助這一平臺,開創稀土元素在醫學診療技術上的創新研究,未來有望為解決腫瘤等治療難題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手段。
伴隨院士專家與當地交流交往的不斷深入,這樣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廈門不斷開枝散葉,在不同領域的技術攻關、項目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據統計,截至目前,廈門市32家企事業單位共建立了3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部分合作項目為建站單位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億多元,間接經濟效益超40億元。
“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得到了業內最優秀專家的技術支持、指導和培訓,技術團隊了解到最前沿的技術并在研發實踐中快速成長,我們還與院士所在的高校院所展開深入合作,包括利用其實驗室儀器設備、引進畢業生、聯合培養企業技術人員……”談到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積極作用,金旸(廈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細數不盡。近年來,該公司通過與院士專家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行業內一系列關鍵共性技術難題。
廈門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一直致力于搭建科技工作者、社會公眾、政府和企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創造”。各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在為當地解決技術難題、培養行業骨干、引進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廈門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報記者 符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