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钡靥幈痹篮闵街吹纳轿魇〈笸袦喸纯h,礦產資源和自然生態底蘊豐厚。近年來,渾源縣在礦山生態治理和康養度假旅游上下足硬功夫,一出出精彩的文旅大戲持續上演。渾源,正走出踐行“兩山”理論的成功之路,描繪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互通的壯麗畫卷。
長期以來,渾源雖為旅游資源大縣,但經濟支柱并非綠色的旅游產業,富集的煤炭資源將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引上一條“黑金”之路。無序的露天開采,給渾源造成了面積約7.5萬畝的生態破壞區域。采礦區周邊山體裸露,植被破壞殆盡,水土流失嚴重,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城鄉環境面貌。
游客在“探岳天路”上騎行 楊欽 攝
從2018年下半年起,以渾源縣委、縣政府為引領,渾源打響礦山生態修復硬仗,毫不松勁地在陽光、百川一礦、東邦等片區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截至2021年底,累計完成山體整形治理面積5.39萬畝。幾年過去,各個治理區發生了由“黑”向“綠”的蝶變。
走進二畝灣生態治理修復區,萬畝林地宛如一道道綠色長龍,疊翠蔥蘢、鳥語花香。房車營地、旱溪、深坑湖、木屋、水景、廣場、步道、園林小品、音樂燈光……多元化的休閑觀光和生態景觀工程建成,希望為市民游客打造獨特的休閑娛樂打卡地。
渾源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把礦山生態修復后的美麗風景納入旅游開發的整體布局,是落實“全境恒山·全景渾源”戰略目標的重要行動,目標是實現生態修復和旅游產業發展雙贏。
青磁窯鎮東葫蘆頭村是近年來聲名鵲起的“探岳之旅”重要中轉站。正逢節假日,一大早便涌入的上百名游客,讓這個靜謐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一位70多歲的村民說,最近很多城里人往這里跑,村中街邊停滿小車,山上林里到處是人。連日來,她已習慣了這種熱鬧勁兒,還樂顛顛地當起志愿者,為游人指引方向。
不遠處的破兌臼村,除了散客,旅行社還開辟了從大同市直達該村的團體游線路,主要旅游項目之一就是探秘這里漫山遍野的黃芪。
數里之遙的龍蓬峪,同樣是新晉“網紅”打卡點,這里澗深谷幽,是游客們眼中理想的野營好去處。
“不管是東葫蘆頭還是破兌臼、龍蓬峪,都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為吸睛標簽?!睖喸纯h青磁窯鎮鎮長李卓介紹,由于長期重視生態環境建設,這些地方的森林覆蓋率都在60%以上。近些年,地方政府更堅守綠色生態的底線,立足文旅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的主線,相繼實施了東葫蘆頭天然氧吧、龍蓬峪景區開發、破兌臼民俗客棧等7個重點旅游項目。
其中,按照“宜林則林,打造森林氧吧”的思路,投資157萬元在東葫蘆頭村打造天然氧吧、運動康養等亮點工程,建成環境好、服務優、價格親民的生態休閑區;投資50萬元在破兌臼村建立游客服務中心,聚力發展以破兌臼村為中心的“探岳之旅”鄉村文旅產業;按照“宜景則景,發展風光游覽”的思路,保留景點原始、安寧、自然等特色,大力宣傳和挖掘龍蓬峪景區風光,將塵封百年的原始溝壑帶入人們的視野。
“發展文旅的最終目的就是發展經濟,為老百姓帶來實惠?!睎|葫蘆頭村黨支部書記宋利介紹,目前村里常住人口20多戶,家家戶戶都沾了旅游的光。辦露宿營地、開農家樂、銷售自家產農副產品、賣山野蘑菇……旅游旺季,每日能為村里的農戶帶來上萬元收入。
在村民武銀老人的家里,幾位游客正在圍著正宗的農家飯大快朵頤:涼粉、莜面塊壘、黃糕、山蘑菇燴菜……“從去年開始,來村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我和老伴兒一合計,就開了一個農家樂,專門為城里人做他們稀罕的農家飯?!蔽溷y介紹,農家樂開辦兩個多月來,平均每天凈收入達兩三百元。
“這就是綠水青山效應。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好風景,好風景帶來好‘錢景’,為實現村民過上好日子的‘愿景’筑下了根基?!睖喸纯h鄉村振興局局長趙涌濤說,“我們就是希望通過‘探岳之旅’,帶動沿線鄉村享受良好生態帶來的紅利,讓村民吃上綠色的‘旅游飯’,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使鄉村產業、生態、生活得到全面提升?!?/p>
作為88公里“探岳之旅”線路上的中轉站,東葫蘆頭、破兌臼是渾源利用良好生態環境發展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依托恒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西省恒山自然保護區打造的“探岳天路”,途經4個鄉鎮、25個村莊,一路行來,山川逶迤,樹木掩映,游人沉醉其間;所經之處,客棧、農家樂、農副產品超市如雨后春筍,地方旅游經濟風生水起。(本報駐山西記者 郭志清 通訊員 郭斌 安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