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為方便居民核酸檢測,11月以來,湖北省宜昌市各地通過建立核酸采樣小屋、便民核酸采樣點、核酸采樣點“盒子”,同時在各小區探索核酸自采新模式,逐步實現居民在家門口完成核酸檢測。
11月26日,高新區北苑街道居民在便民集裝箱式核酸采樣房進行核酸檢測。袁蓓蓓/攝
11月26日,宜昌高新區北苑街道便民集裝箱式核酸采樣房在東山花園社區四季花園小區投入使用。該便民核酸采樣房,共設置4個窗口,可同時容納2組采樣人員、信息錄入人員,外部增設1.5米伸縮遮陽棚。這是繼11月18日,高新區首個共同締造小區核酸采樣點在南苑街道山河園路社區投入使用后,高新區又陸續新增的一批便民集裝箱式核酸采樣房,滿足居民日常采樣需求。
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建成便民固定核酸采樣點7個,規劃建設的30個固定核酸采樣點正在逐步推進。
11月30日,伍家崗區江山社區居民在核酸采樣點“盒子”進行核酸檢測采樣。陳晶晶/攝
11月24日,伍家崗區江山社區核酸采樣點“盒子”投入使用。這個顏色亮麗、造型新穎的“盒子”是模塊化集成建筑,單個“盒子”的標準面積約15平方米,可根據需求靈活組合,不僅能完成核酸采樣等流程,還能存放臨時的醫療設施。連日來,奧錦花園、塘上龍悅、陽光花苑等核酸采樣點“盒子”相繼投入使用。
據介紹,采樣“盒子”具有可移動、可共享、復合型的功能,既可用于疫情防控核酸采樣,平時也可進行功能轉換,用于社區活動室。宜昌市計劃首批布置核酸采樣點“盒子”160個,預計11月底全部投入使用。
此外,11月23日,核酸檢測信息采集一體機在宜昌三峽中心人民醫院伍家院區免費核酸檢測點進行試運行。不用人員接觸,只需將核酸檢測二維碼對準機器,1秒內就可以完成身份核酸碼、身份信息等多種信息識別錄入,平均5秒完成一次采樣,大大減少核酸采集現場排隊的人流,降低聚集感染風險。
11月15日上午,志愿者通過考核獲得上崗證。 西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隨著各種核酸采樣點的增多,對核酸采樣志愿者需求日益增多。11月15日上午,西陵區夜明珠街道為首批核酸采樣志愿者進行考核,91名志愿者通過考核獲得上崗證,正式成為核酸采樣志愿者。
此前,夜明珠街道為這些志愿者開展了三期專業技能培訓,并組織志愿者在核酸檢測點上進行跟崗實習,通過觀摩和實操進一步領會培訓內容,在現場醫務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熟悉掌握了個人防護、核酸采集、樣本保存等技能操作。
11月18日,伍家崗區岳灣路社區志愿者在上上城小區給居民采集核酸樣本。 許瑩芳/攝
除西陵區之外,伍家崗區等也在積極培養核酸采樣志愿者。據介紹,目前,伍家崗區已連續舉辦22期核酸采樣志愿者培訓班,培訓學員1079人,其中398名志愿者經過實習考核取得區衛健局頒發的合格證書。全區已開設小區居民核酸采樣點45個,實現“自己的小區自己采”。除采集核酸外,志愿者們還承擔小區卡口值守、安全巡邏、健康監測、信息登記、現場秩序維護等工作,構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邱曉琴 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