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將參與交流輪崗作為校長職級和教師職稱晉升必要條件
北京完善義務教育交流輪崗激勵機制
本報訊(記者施劍松)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門日前發布的《北京市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完善交流輪崗激勵機制,深化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按需輪崗,促進教師數量、素質、結構協調發展,教師隊伍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方案》提出,將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和工作績效作為校長職級和教師職稱晉升、骨干教師評選、評優評先等方面工作的必要條件,在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適當傾斜。確保學生的實際獲得、教師成長、學校服務水平和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得到同步整體提升。
《方案》提出,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加大藝術、體育、美育、勞動、科學、信息科技、心理健康教育等緊缺學科教師補充力度,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科學、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教師培訓。根據實際需要,擴大師范生的培養規模,支持一批有基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范專業,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造就高素質復合型教師,推動師范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此外,《方案》還提出完善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中小學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區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持續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優化實施辦法和補助標準。對長期在鄉村學校工作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可按規定“定向評價、定向使用”,中高級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