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
青海以國家科技力量解決區域難題
11月22日以來,青海省面向全國公開發布兩則公告——“關于公開征集鹽湖無水氯化鎂電解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的公告”和“關于‘青海省人熊沖突預警防范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攻關的公告”。
這是繼2021年青海省首個“揭榜掛帥”項目“鹽湖老鹵制備無水氯化鎂關鍵技術”后,再次面向全國公開招募“揭榜人”和“千里馬”,匯全國智力解決青海問題,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邁出的堅實步伐。
從企業發展戰略來、生產一線來,從牧民群眾最直接最需要最迫切的生產生活矛盾問題中來。2021年至今,青海省科技廳不斷擴大科研需求和項目征集渠道,不論資歷、不設門檻,面向全國組織具有高端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科研隊伍承擔項目。針對核心技術買不來、科技人才缺乏的青海省,全面推進此項改革對深入建設創新型省份尤為重要。
技術難題“揭榜” 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加強鹽湖鎂資源的綜合利用,建設好國家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重大要求的關鍵舉措。
公開征集鹽湖無水氯化鎂電解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是青海省科技廳第二次面向全國公開“揭榜”的項目。亦是2021年青海首個“揭榜掛帥”項目的“延伸版”和“升級版”。2021年4月,青海省科技廳充分征詢國內專家意見,決定將“鹽湖老鹵制備無水氯化鎂關鍵技術”作為青海省“揭榜掛帥”的首個項目,重點攻關解決鹽湖鹵水原料適應性研究及精制等內容。
不到半年,青海首個“揭榜掛帥”項目便完成了從發榜、論證到揭榜的完美落地。如今,電解金屬鎂—鎂合金產業鏈條正逐步打通,氯化鎂脫水世界性難題被攻克。
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鹽湖10萬噸/年電解金屬鎂裝置和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電解單元先后共啟動29臺電解槽,累計產出鎂產品18396噸、氯氣55188噸。由于上游脫水裝置始終處于低負荷狀態,且運行不穩定,產品含水量波動大,電解槽經常出現供料不足、不合格現象,致使槽況逐漸惡化,于2019年7月被迫逐步退出生產序列。試生產過程中中和產生的次氯酸鈉量大,難以處置,環保問題突出。
對此,青海省科技廳將科技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戰略對接、科研工作與企業需求對接、科學家和企業家對接,再次面向全國公開揭榜掛帥,解決現有金屬鎂裝置電解單元存在的問題。
12月1日,青海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揭榜掛帥”針對制約創新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把攻關任務張榜公布,公開遴選戰略科學家揭榜完成,具有目標清晰、需求明確、導向鮮明、開放參與等特點。
“賽馬沖線” 以科技力量破解生態難題
科研工作要上山下鄉接地氣,將科技手段先進技術“下沉”廣袤草原,這是生態大省青海的“必答題”。
“中華水塔”青海省,生態環境極端重要,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野生動物數量逐年恢復。但隨之而來的,是青海省高原農牧區野生動物與人類沖突矛盾的日益嚴重,尤其以棕熊為代表的多種食肉動物嚴重擾亂農牧民生產生活,危及牧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為緩解動物與牧民的沖突矛盾,維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成效,亟須采取科技措施減少野生動物肇事的可能性,同時降低野生動物對牧民財產破壞造成的損失。
對此,青海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人熊沖突預警防范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將以“賽馬制”形式,擇優選擇多家主體并行攻關,旨在攻克“味覺厭惡”預防和驅逐相關技術、攻克刺激性噴霧裝置或(投彈、電擊裝置)的驅熊和驅狼無人機技術、攻克低成本低功耗,覆蓋面積廣的無線自組網技術,并研發肇事動物防范產品關鍵技術。
從柴達木盆地到三江之源,一扇扇事關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生態保護的技術“大門”亟待推開,而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落子有聲,正逐步以體制創新打開技術大門的“金鑰匙”。青海正融入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探索開展部分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面向全國開放申報試點工作,面向全國開展“技術挑戰”和“揭榜掛帥”,借助科技力量解決問題。(本報記者 張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