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陳杭)12月7日起,北京市實行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優化核酸檢測查驗措施、優化調整隔離方式等十條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為有效支持居家隔離感染者的自我醫療,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北京市優化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四項措施,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均設置發熱門診或發熱哨點,配備充足的醫療力量,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具備條件的基層機構在加強防護基礎上可接診有發熱等11類癥狀的患者,提供開藥及相應診療服務,為居民就醫提供便利。
這是記者7日從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鐘東波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結合北京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實際,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辦公室決定,自即日起,北京市實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因時因勢優化調整措施不是弱化更非“躺平”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介紹,這次的優化并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針對當前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新特點、疫情流行特征,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龐星火表示,當前北京市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依然存在,北京市人口密集,人員往來頻繁,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因時因勢優化調整措施不是弱化,更不是“躺平”。實際上,優化調整具體防控措施,對屬地、部門、單位、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社會參與,配合落實。市民朋友要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繼續提高防控意識,掌握相關健康知識,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要照顧好家中老人、基礎病的人員,嬰幼兒童等脆弱人員,減少訪客,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的人員,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回家后做好手衛生。老年人抵抗力低,合并基礎性疾病的比例較高,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發重癥的高危人群,接種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后重癥和死亡風險。建議無接種禁忌、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盡快接種,已完成全程接種后滿3個月要盡快完成加強免疫。
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均設置發熱門診或發熱哨點
鐘東波介紹,隨著防控政策調整優化,90%以上感染者為無癥狀和輕型感染者,可居家隔離康復,是更符合疾病特點的防控方式?;鶎俞t療衛生服務機構是我們公共衛生服務的網底,也是人民健康的“守門人”。目前北京市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部、村衛生室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10684個,覆蓋每一個街道鄉鎮,擁有基層衛生人員90654人。
鐘東波表示,為了有效支持居家隔離感染者的自我醫療,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北京市優化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四項措施,切實保障居民基本衛生服務需求。
一是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康復指導。對于居家人員亟需的新冠疾病防治知識、居家康復、藥物使用方面進行科普宣傳,指導居民進行抗原自測;通過“互聯網+醫療”等多種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對居家康復人員進行巡查指導和健康監測,必要時通過三級醫院的遠程醫療方式進行會診指導。
二是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轉診服務。如果陽性感染者病情加重,基層醫務人員在做好科學防護下,可開展上門巡診,評估感染者健康情況并及時處置。如陽性感染者需要外出診治時,根據患者病情及意愿,做好聯系對接,通過自駕車、120急救車或志愿車隊等方式,及時轉至醫院進行治療。
三是為居民提供就近購藥就醫服務。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均設置發熱門診或發熱哨點,配備充足的醫療力量,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具備條件的基層機構在加強防護基礎上可接診有發熱等11類癥狀的患者,提供開藥及相應診療服務,為居民就醫提供便利;對超出基層診療能力的患者,及時轉診至醫院發熱門診治療;對診斷后可居家的輕癥患者,告知患者閉環返回進行居家隔離康復,并提供健康指導。
四是充實基層醫療服務力量。為了強化基層服務能力,支持居家隔離人員自我醫療,我們通過醫聯體統籌、醫護多點執業以及多種途徑招募等方式,補充醫務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工作,滿足居民居家隔離康復和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看病就醫的需求。
鐘東波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長期戰斗在防控一線,十分辛苦,也希望市民朋友一如既往地理解支持配合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共同守護好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
已開設發熱門診和急診24小時提供服務
鐘東波介紹,近期,隨著疫情形勢發展,患者到發熱門診就診需求增加,部分醫療機構出現陽性感染者后,需要進行消殺,所以市民到發熱門診、急診就醫時,存在因涉疫停診的現象。
鐘東波表示,為了更好保障市民的正常就醫需求,北京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結合防控形勢,立足患者需求,科學統籌資源,進一步優化調整服務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
一是發熱門診和急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各區按照《發熱門診設置管理規范》相關要求設置足夠的發熱門診,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院均設置發熱門診,各綜合和??漆t院按照醫療機構基本標準開設急診,配足醫醫療力量;全市所有已開設的發熱門診和急診原則上24小時提供服務,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就醫需求。
二是全力確保正常醫療服務不中斷。發熱門診、急診或門診接觸陽性感染者,1小時內將其轉入隔離病區;陽性感染者轉出后,對其涉及診室空間立即進行消毒并盡快恢復使用,以單個診室為單位精準劃定封管控范圍,最大程度縮小疫情對醫療機構的影響范圍;建立醫務人員“白名單”制度,減少醫務人員在崗人員減員,保障日常診療力量儲備,確保正常醫療服務不中斷。
三是切實保障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對于急危重癥患者,發熱門診和急診不得以診區接診陽性感染者、無核酸檢測證明等原因拒診;在常規診區外設置備用應急診療區,用于搶救急危重癥患者;急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分娩室、產科和新生兒病房等“非必要不封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倡導互聯網+醫療服務。市民朋友如果有非緊急的就醫需求,可以選擇互聯網+醫療的形式就診。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通過遠程指導、互聯網醫療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患者及居家人員等提供線上開藥、在線結算、藥品配送等服務;三級醫院通過遠程醫療的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會診指導,確保為老百姓提供便捷可及、安全可靠的互聯網醫療服務。
做好個人防護可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龐星火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做好個人防護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在室內外人群密集場所,乘電梯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均應規范佩戴口罩;未清潔雙手不要觸摸眼、口、鼻,在外出返家,護理老人、兒童和病人,觸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噴嚏,清理垃圾,接觸快遞、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等情況下,均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即使天氣寒冷也要擇時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家中人較多、有病人或訪客時,建議開窗通風;家中有居家隔離人員時,其所在房間應關閉房門,單獨開窗通風。
龐星火說,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請市民朋友增強防護意識,做好防寒保暖,少聚集。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的人員,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降低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疊加風險,同時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不帶病上班、上學,盡量避免與家人和同事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