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1月11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 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約而至,8類20多部中外劇目輪番上演,首屆國際戲劇“學院獎”(編劇獎)頒獎,五彩云霞“云上戲劇村”正式上線……一個從無到有的文化IP持續4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仍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驚喜不止于此。隨著今年年底成昆高鐵復線貫通,成都至西昌高鐵將全線通車,打通數百年交通瓶頸的大涼山即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在戲劇節“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游、戲劇影視”八大內容支點相互牽引和支撐下,大涼山文旅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正被全線拉動,一個世人眼中神秘偏遠的民族地區,如今正努力成為中國文藝的新坐標、未來四川文藝的副中心。
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現場 涼山文旅集團供圖
城市氣質變得“文藝”
燈火通明的火把廣場上,10多張戲劇節海報一路排開,一旁的露天舞臺上,圍繞當代年輕人的逐夢之旅與浪漫愛情故事的主題沉浸式街頭音樂劇《愛樂之城》,憑借其摒棄鏡框式舞臺表演的形式,邀請觀眾入場互動。
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歷年來的一個亮眼單元,以街頭路演為主的“戲劇嘉年華”吸引著當代前衛表演藝術及戲劇人才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拉近戲劇與當地觀眾的距離,走進更多人的日常。而想要打造一方戲劇熱土,僅靠幾場演出是不夠的。同樣作為重要支點的“戲劇教育”通過先后舉辦藝術教育高峰論壇、戲劇大師班、青年戲劇人計劃、藝術高校資源分享與轉化懇談會等,持續播撒行業種子,成為大涼山傳承、傳播文化藝術的重要手段。
正如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第一發起人濮存昕所希望的,“舉辦戲劇節的初心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來到大涼山、關注大涼山,實現‘戲劇創作社會化,戲劇欣賞大眾化’”。而成果已經在細微之中有所體現。
2021年第三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期間,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藝委會成員、發起人趙淼在一場戲劇課堂中對當地50多個孩子進行戲劇肢體游戲的訓練?,F場,孩子的天性被大大激發,想象與創造力鋪滿整個課堂。在一旁觀摩的濮存昕表示:“戲劇教育已在大涼山開花結果?!蓖ㄟ^4屆戲劇節的成功舉辦,戲劇創作者、欣賞者、愛好者不斷在大涼山聚集,西昌的街頭巷尾處處有人在談論戲劇。家住火把廣場附近的西昌市民李多至今記得每年戲劇節的盛況,在他看來,“每天戲劇節的活動安排成了鄰里掛在嘴邊的話題,我們的城市氣質變得前所未有地‘文藝’”。
寫滿大涼山的民族文化
本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希望通過戲劇傳達人與自然、人與人共存互通的精神價值。改編自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詩歌《這個世界的歡迎詞》的交響詩,在西昌露天的谷劇場響起,拉開了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大幕?;趾氲慕豁憳放c原始的民族誦讀彼此交融,久久回蕩在山谷。在場觀眾不斷感慨:“每一分鐘,都寫滿大涼山的民族文化?!?/p>
涼山州擁有14個世居少數民族,將種類豐富的少數民族演出推介給全國乃至世界的觀眾,是戲劇節創辦的理念之一。2019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上,古彝戲《撮泰吉》、 維吾爾族歌舞《十二木卡姆》一經亮相就廣受好評;2020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嘉年華現場,由黔東南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團演出的《古風遺韻》以及內蒙古烏力格爾蒙古劇團表演的《呼麥·長調》帶動西昌群眾在家門口載歌載舞;2021第三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更是確立中華傳統戲劇和民族戲劇傳承創新的“國潮”定位,18個民族12個種類的戲劇作品匯聚涼山,一展風采。
“‘民族性’是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區別于國內其他戲劇節和藝術節的標簽,也將變成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核心特性和競爭力?!痹谡劶按鬀錾絿H戲劇節的定位時,涼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康表示,今年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將民族性和自然性,將涼山的民族文化、山水風景和各種藝術形式充分融合。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這些年,涼山發生的巨變也為藝術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靈感。從歌劇《聽見索瑪》《彝紅》到原生歌集《趕集》、交響詩《這個世界的歡迎詞》,這里迸發出蓬勃的創作力。戲劇的風,正在喚醒大涼山人文和自然的種子生長,掀開展示這里的歷史之美、山川之美、文化之美。
“迎難而上”的戲劇精神在繼續
自2020年以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始終處于“迎難而上”的狀態,劉康也經常被問起,疫情下為什么還要堅持做戲劇節?“文化品牌創建不易,既然這個牌子立了起來,我們就必須堅持下去。要告訴大家,我們的戲劇節在繼續,我們的戲劇精神也在繼續?!眲⒖嫡f。
各種困難,最終卻成為了某種契機。為探索科技和戲劇行業更多的可能性,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重磅推出“云上戲劇村”,網友僅需花1元購買數字村民證,即可體驗視頻推薦、課堂分享、高清播放、演播社交等多種功能,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與各界名家、各種演出、各類活動“親密接觸”。
戲劇和大涼山的碰撞還在繼續。成都至西昌高鐵即將全線通車,涼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城市音樂廳、多功能演藝空間、圖書館、博物館群落等大型文化項目落地,越來越便捷的交通、越來越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形成互聯互通、相互支撐的強大力量,推動戲劇在涼山深深扎根。
“屆時,文旅融合的牽引支撐也將變得更有力量,效果更為顯著?!?劉康表示,2019年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令人驚艷的方式橫空出世后,通過多年努力已在國內外擁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戲劇節品牌的誕生與涼山州文化發展大會“以‘大涼山’品牌張力擴充為牽引,不斷推出優質文化產品”的精神一脈相承。未來,戲劇節將成為新時代大涼山文化強州的重要支點,譜寫文旅事業繁榮發展新篇章。(本報駐四川記者 付遠書 王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