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保護古樹需要公益訴訟,也需要法律升級
      首頁> 地方頻道> 地方觀察 > 正文

      保護古樹需要公益訴訟,也需要法律升級

      來源:北京青年報2023-03-21 09:27

        南朔

        一場公益訴訟,為持續20多年的“樹房之爭”畫上了句號——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南宋鎮有一棵樹齡約920歲的古樟樹,在離樹干不到4米的地方,建有一棟兩層樓房,造成樹冠生長形成一個巨大缺口,加上水泥地面阻礙根系生長,整棵樹已傾斜。近日,隨著違建樓房轟然倒下,古樟樹終于得以伸展筋骨,健康生長。(3月20日《中國婦女報》)

        無論是文學作品中,還是現實生活里,在每個人的心中,村頭都有一棵老樹名木,它是游子們溫暖的記憶,寄托著他們的鄉愁。因為有特殊的情懷,因為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漲,保護古樹的意識也在不斷提升。此次的“為920歲的古樟打官司”一事,便是現實的案例。而早在2017年,鄭州市中級法院就對新鄭市1870棵古棗樹被“移栽”致死案作出判決,相關方不僅要賠錢、種樹,還要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向公眾賠禮道歉。為古樹撐腰,慢慢也就成為公眾下意識的習慣。

        一棵棵古樹名木,不僅是一部部綠色的“史書”,也是有生命的“活化石”,更是能與人類對話的“地標物”。保護古樹名木雖然基本達成社會共識,但在部分地方,在部分人的意識里,依然沒有這樣的理念。這也導致一些古樹名木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照料”,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如建筑物對古樹名木生存空間的擠壓、隨意移栽古樹名木的做法等等,都會對古樹名木帶來危害,至于為了經濟利益的濫砍濫伐,更是違法犯罪之舉。對這些行為不僅要及時糾偏,更要有效預防。

        維護古樹名木的權益,目前各地主要靠公益訴訟,靠地方政府部門、環保人士、愛心人士的積極與熱情。而維護古樹的相關法律,也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中。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規,則直接對古樹名木進行嚴格保護。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讓保護古樹名木變得更有“底氣”。因為,法律就是底氣的來源、就是信心的源頭。

        保護古樹需要公益訴訟助力,同時還應當更進一步。古樹名木對一個地方而言,是悠久歷史和良好生態的見證,持續做好保護養護工作,既可以帶來不錯的社會效益,更有可能打造成網紅旅游點,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呢?從這方面來說,保護古樹名木除了公益訴訟之外,還需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

        “為920歲的古樟打官司”具有一定的樣本價值,但這不應成為審視此事的終點,而應成為法律升級的新起點。古樹名木代表的不只是鄉愁、記憶等內容,更是綠化、美化等工程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讓其跟老人們一樣“老有所養”“老有所護”,那在公益訴訟之外,法律的完善升級,便應盡快提上議程。

        (北京青年報)

      [ 責編:王宏澤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多彩假日生活

      • 壩上農耕忙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論壇以“服務現代政府治理體系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領航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城市建設為著力點
      2023-04-29 09:11
      4月26日,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大會數字政務與數字社會論壇上,由中國電信、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光明網聯合編寫的《5G融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2023-04-28 15:13
      杭州亞運會將著力打造“智能亞運”金名片,進一步完善以賽事綜合指揮大屏和參賽端“杭州亞運行”、觀賽端“智能亞運一站通”、辦賽端“亞運釘”組成的“一屏三端”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上線亞運會碳中和數據管理平臺,基本完成亞運場館建設階段碳排放核算。
      2023-04-28 09:11
      1960年11月5日9點02分,一聲轟鳴刺破戈壁的寧靜,我國第一枚國產近程導彈“東風一號”從西北大漠導彈靶場沖天而起。導彈飛行7分31秒后,準確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標,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這一天起,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導彈的歷史。
      2023-04-28 09:36
      中國科協、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
      2023-04-28 09:19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發展,智能交互、情感計算、知識交互等數字人技術逐漸成熟,數字人技術已成為數字化應用新風口。
      2023-04-28 09:17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2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能源消費持續回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一季度,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3-04-28 09:12
      以“數字賦能 全民共享”為主題,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27日在福州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啟動。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將同期舉辦本地區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
      2023-04-27 17:09
      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凝膠似乎觸發了小鼠身體在對抗膠質母細胞瘤時難以自行激活的免疫反應。
      2023-04-27 09:43
      為使離子變得非常冷,海勒茲團隊用激光照射離子,使其失去足夠的能量,變得幾乎和絕對零度一樣冷。
      2023-04-27 09:42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目前咱們存在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還是之前沒有陽過,沒有感染過的,以及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因為他們的相對抗體水平會比較低,感染風險會比較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一般在戶外,我們這個空氣流通比較好,都沒有問題,尤其咱們要照相、活動都不用戴口罩,這個沒有問題。
      2023-04-28 09:14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2023-04-27 09:39
      這些技術極大擴展了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樣本范圍,將有力推動人類學、進化遺傳學與群體遺傳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2023-04-27 09:30
      在伽馬暴09A最亮的階段,“慧眼”衛星和“極目”C星恰好處在能觀測到它的軌道位置和工作狀態。
      2023-04-27 09:28
      平臺主要面向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科研類用戶,針對遙感應用研究,提供海量的遙感數據、豐富的算法工具、充沛的計算資源,形成便捷接入的“云”科研環境,打造協同高效的科研生態鏈。
      2023-04-26 07:45
      在“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畫上句號后,我們的探月步伐跨入一個新階段——建設月球科研站。
      2023-04-26 07:44
      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
      2023-04-26 09:46
      我國自主研制的地效翼船信天翁-4。張勇攝  4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某試驗基地了解到,我國地效翼船再獲重大突破。該中心科研團隊不斷打磨地效翼船實用化設計技術,對地效翼船氣動力技術、耐波性技術、實用化技術進行深度挖掘,并在結構外載荷優化、先進復合材料應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2023-04-26 09:45
      美國天文學家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發現了近300億光年外的史上最遙遠星系團。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到星系團的7個星系,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它們離我們有多遠,也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結合在一起。
      2023-04-26 09:54
      青藏高原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像鼠又像兔的動物——高原鼠兔。先跟大家分享一段網友的自然體驗經歷:在8月青藏高原最美的季節,小趙和朋友結伴來到青海三江源進行自然體驗。從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官網上看,高原鼠兔種群數量呈下降的趨勢,已被列入易危物種。
      2023-04-26 09:24
      加載更多
      啪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