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常熟:融合創新成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首頁> 地方頻道> 科學 > 正文

      常熟:融合創新成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來源:科技日報2023-03-30 11:14

        【走進創新型縣市】

      世界級聲學產業創新生態圈蓬勃而出——

      ?常熟:融合創新成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依靠仿真軟件精準計算,合理運用超構材料,廠房晝夜噪聲從90多分貝降到50分貝……

        “這就是機器的隔聲罩,如果沒有它,我們就要停工停產?!?月24日,記者走進江蘇省常熟市皓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騰芳指著廠區內一座白色裝置說,在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幫助下,困擾企業的噪聲污染難題迎刃而解。

        2020年,“蘇州·中國聲谷”在常熟啟動建設,通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一個世界級聲學產業創新生態圈蓬勃而出。

        近年來,常熟市以科技體制綜合改革為統領、以平臺載體建設為支撐、以企業自主創新為根本,走出一條科技與產業、鄉村、金融、縣域“融合”的創新驅動之路。

        科技融入產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全球95%的國際通信依賴于海底光纜,過去,這一市場長期被幾家國外公司壟斷。

        在常熟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從零開始,潛心研究,突破技術瓶頸,實現了深海海底光纜系統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2018年,他們僅用33天,就鋪設完成了世界最長單根無接頭海底高速光纜,總長1115公里,推動馬爾代夫由2G時代進入4G時代。

        幫助馬爾代夫解決通信障礙的就是由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他們主持完成的“超大容量跨洋全海域海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說:“創新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p>

        近年來,常熟市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通道,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形成“354”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氫燃料電池等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2022年,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50%。

        同時,常熟還較早地探索了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產學研協同的發展新模式。通過全省首創的“項目經理”模式,常熟與江蘇省產研院合作共建液晶所、北大分子所、金屬所三家專業化研究所,引導新興產業技術與本土優勢產業加快融合。

        與南京大學合作共建的“蘇州·中國聲谷”,2022年,已落戶聲學產創項目92個、總投資120億元,實現了聲學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聚變效應。

        創新融入縣域,科技改革賦能發展

        縣域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先天不足”。如何打破科教資源與縣域發展的隔膜?

        2008年9月,15名來自省內高校的教授、博士,組成首個“科技鎮長團”奔赴常熟,團長任副市長,其余14人任鄉鎮或開發區黨政副職。隨后,這一模式推廣到全省,形成“縣縣通大院大所、鎮鎮有教授博士”的局面。15年來,先后有15批157位“科技鎮長”掛職常熟,成為企業與高校院所互通的“雙面膠”。

        如今,“不傍大款傍教授”已成為常熟企業的自覺選擇,科技鎮長們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引入“生產線”,累計搭建各類創新平臺超40個,引進高端團隊220多個,推動產學研對接4200多項。以“科技鎮長團”為契機,全國首家設在縣域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也在常熟建立。

        小到一家企業大到一個戰略性產業,金融資本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那么,誰來充當兩者對接的橋梁和紐帶呢?常熟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2019年,常熟創辦蘇南地區首個縣級市的市屬科創基金,一期規模2億元,累計投資項目22個,金額近1.2億元,通過政府背書聯動上級天使基金及品牌創投,撬動了9.6億元社會資本投資高成長科創項目。常熟還通過實施“撥改補”創新,在江蘇率先試點“高企融資服務直通車”“科技人才金融服務直通車”等定制化金融服務,開展科技貸款貼息、科技保險費補貼等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超5億元,激發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潛能。

        過去,發展跟著資金走;現在,資金圍著科技轉。依托科技金融體制改革創新,常熟建立了以產業需求牽引研發投入、以成果轉化驅動產業創新的良性循環。2022年,常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85%,位列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前三位。

        常熟市委副書記、市長秦猛表示:“作為縣域,關鍵在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以人才鏈鍛造創新鏈,以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資本鏈賦能產業鏈和創新鏈,促進創新和產業的主體相互作用、產生聚合效應,才能不斷提升產業體系的活力與競爭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本報記者 張 曄)

      [ 責編:邱曉琴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多彩假日生活

      • 壩上農耕忙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論壇以“服務現代政府治理體系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領航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城市建設為著力點
      2023-04-29 09:11
      4月26日,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大會數字政務與數字社會論壇上,由中國電信、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光明網聯合編寫的《5G融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2023-04-28 15:13
      杭州亞運會將著力打造“智能亞運”金名片,進一步完善以賽事綜合指揮大屏和參賽端“杭州亞運行”、觀賽端“智能亞運一站通”、辦賽端“亞運釘”組成的“一屏三端”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上線亞運會碳中和數據管理平臺,基本完成亞運場館建設階段碳排放核算。
      2023-04-28 09:11
      1960年11月5日9點02分,一聲轟鳴刺破戈壁的寧靜,我國第一枚國產近程導彈“東風一號”從西北大漠導彈靶場沖天而起。導彈飛行7分31秒后,準確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標,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這一天起,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導彈的歷史。
      2023-04-28 09:36
      中國科協、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
      2023-04-28 09:19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發展,智能交互、情感計算、知識交互等數字人技術逐漸成熟,數字人技術已成為數字化應用新風口。
      2023-04-28 09:17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2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能源消費持續回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一季度,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3-04-28 09:12
      以“數字賦能 全民共享”為主題,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27日在福州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啟動。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將同期舉辦本地區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
      2023-04-27 17:09
      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凝膠似乎觸發了小鼠身體在對抗膠質母細胞瘤時難以自行激活的免疫反應。
      2023-04-27 09:43
      為使離子變得非常冷,海勒茲團隊用激光照射離子,使其失去足夠的能量,變得幾乎和絕對零度一樣冷。
      2023-04-27 09:42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目前咱們存在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還是之前沒有陽過,沒有感染過的,以及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因為他們的相對抗體水平會比較低,感染風險會比較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一般在戶外,我們這個空氣流通比較好,都沒有問題,尤其咱們要照相、活動都不用戴口罩,這個沒有問題。
      2023-04-28 09:14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2023-04-27 09:39
      這些技術極大擴展了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樣本范圍,將有力推動人類學、進化遺傳學與群體遺傳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2023-04-27 09:30
      在伽馬暴09A最亮的階段,“慧眼”衛星和“極目”C星恰好處在能觀測到它的軌道位置和工作狀態。
      2023-04-27 09:28
      平臺主要面向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科研類用戶,針對遙感應用研究,提供海量的遙感數據、豐富的算法工具、充沛的計算資源,形成便捷接入的“云”科研環境,打造協同高效的科研生態鏈。
      2023-04-26 07:45
      在“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畫上句號后,我們的探月步伐跨入一個新階段——建設月球科研站。
      2023-04-26 07:44
      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
      2023-04-26 09:46
      我國自主研制的地效翼船信天翁-4。張勇攝  4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某試驗基地了解到,我國地效翼船再獲重大突破。該中心科研團隊不斷打磨地效翼船實用化設計技術,對地效翼船氣動力技術、耐波性技術、實用化技術進行深度挖掘,并在結構外載荷優化、先進復合材料應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2023-04-26 09:45
      美國天文學家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發現了近300億光年外的史上最遙遠星系團。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到星系團的7個星系,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它們離我們有多遠,也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結合在一起。
      2023-04-26 09:54
      青藏高原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像鼠又像兔的動物——高原鼠兔。先跟大家分享一段網友的自然體驗經歷:在8月青藏高原最美的季節,小趙和朋友結伴來到青海三江源進行自然體驗。從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官網上看,高原鼠兔種群數量呈下降的趨勢,已被列入易危物種。
      2023-04-26 09:24
      加載更多
      啪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