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探訪元代京杭大運河北端水源:一池清泉潤百年
      首頁> 地方頻道> 文化 > 正文

      探訪元代京杭大運河北端水源:一池清泉潤百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4-07 16:53

        中新社北京4月7日電 題:探訪元代京杭大運河北端水源:一池清泉潤百年

        中新社記者 徐婧

        沿北京頤和園西側的玉泉山向北約40公里,有一眼“復活”了的白浮泉。它位于新建成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內,泉水汩汩流淌,遺址上九龍池的“龍泉漱玉”景觀重現。

        圖為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內的白浮泉遺址-九龍池。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700多年前,為解決漕運難題,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提出白浮引水方案:修建白浮堰導入甕山泊(頤和園昆明湖前身),再匯入積水潭,與南來的河道相接成為通惠河。自此,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白浮泉成為元代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

        記者在與泉水相鄰的龍山山麓看到,山花爭相開放,白鷺在林間棲息。昔日通過漕運滋養京城百姓的白浮泉,成為市民家門口的親水休閑地。

        北京近年來實施了系列舉措保護運河、挖掘運河文化。2021年發布的《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提出,圍繞大運河建設將打造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北京將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推進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與周邊環境風貌、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規劃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

        圖為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為63.16公頃。其中,公園一期工程總占地面積11.6公頃,將于4月8日開園。這座公園不僅是一處遺址,園內文物古建在重現風貌的同時,也注重傳承歷史文化。

        北京市昌平區博物館原館長邢軍介紹,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內主要有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等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代的都龍王廟曾是著名的祈雨場所,正殿內兩側墻上繪制的壁畫在2020年得到了修復;現今的白浮泉由“白浮之泉”碑亭和九龍池兩部分組成,這座碑亭是1989年在原址的基礎上仿建的;碑亭內,石碑上刻有侯仁之撰文的《白浮泉遺址整修記》,“昌平沿山一帶多有流泉,其為利之溥與歷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關者,首推白浮泉”,字樣清晰可辨。

        圖為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都龍王廟正殿內的壁畫。中新社記者富田 攝

        白浮水與運河的故事始于元代,流向未來。在公園鷺影臺景區,沿路擺放著觀鳥愛好者在昌平地區拍攝的攝影作品,游人在此可觀鳥更能識鳥。公園內龍山東麓的龍泉禪寺,現已被建設為大運河源頭歷史文化展,通過“大都初興覓水源”“龍泉北導濟漕運”“通惠舟楫壯帝都”三個展廳介紹白浮泉建設的始末及對后世的影響。

        “北京水系的基礎從何而來?”“白浮泉的獨特景觀是什么?”……記者看到,互動大屏上共有32個問題,點擊問題便可自動播放答案;在引水濟漕體驗廳的沙盤,依次點亮各泉水后,一條完整的白浮甕山河引水工程線路就將呈現在人們眼前。展覽通過科技手段與游客互動,展現白浮泉的歷史變遷和文化承載。

        龍泉禪寺最北端的房間是龍山書院研學教室,主要用于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研學和讀書會活動。北京昌平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吳振平介紹,第一期讀書會將于8日啟動,屆時,文物專家將帶領同學們閱讀一本運河文化的書籍。

        在龍泉禪寺內的“源上源”咖啡吧,以“龍興好運”為主題的文具、日用品、裝飾品等文創產品供游客選購。吳振平表示,隨著大運河沿線區域協同發展的愈加深入,該集團還將對接北京市通州區大運河文化資源,共同彰顯大運河文化帶在文化傳承、生態環境、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和帶動區域合作方面的價值。(完)

      [ 責編:王宏澤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多彩假日生活

      • 壩上農耕忙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論壇以“服務現代政府治理體系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領航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城市建設為著力點
      2023-04-29 09:11
      4月26日,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大會數字政務與數字社會論壇上,由中國電信、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光明網聯合編寫的《5G融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2023-04-28 15:13
      杭州亞運會將著力打造“智能亞運”金名片,進一步完善以賽事綜合指揮大屏和參賽端“杭州亞運行”、觀賽端“智能亞運一站通”、辦賽端“亞運釘”組成的“一屏三端”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上線亞運會碳中和數據管理平臺,基本完成亞運場館建設階段碳排放核算。
      2023-04-28 09:11
      1960年11月5日9點02分,一聲轟鳴刺破戈壁的寧靜,我國第一枚國產近程導彈“東風一號”從西北大漠導彈靶場沖天而起。導彈飛行7分31秒后,準確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標,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這一天起,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導彈的歷史。
      2023-04-28 09:36
      中國科協、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
      2023-04-28 09:19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發展,智能交互、情感計算、知識交互等數字人技術逐漸成熟,數字人技術已成為數字化應用新風口。
      2023-04-28 09:17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2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能源消費持續回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一季度,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3-04-28 09:12
      以“數字賦能 全民共享”為主題,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27日在福州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啟動。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將同期舉辦本地區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
      2023-04-27 17:09
      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凝膠似乎觸發了小鼠身體在對抗膠質母細胞瘤時難以自行激活的免疫反應。
      2023-04-27 09:43
      為使離子變得非常冷,海勒茲團隊用激光照射離子,使其失去足夠的能量,變得幾乎和絕對零度一樣冷。
      2023-04-27 09:42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目前咱們存在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還是之前沒有陽過,沒有感染過的,以及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因為他們的相對抗體水平會比較低,感染風險會比較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一般在戶外,我們這個空氣流通比較好,都沒有問題,尤其咱們要照相、活動都不用戴口罩,這個沒有問題。
      2023-04-28 09:14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2023-04-27 09:39
      這些技術極大擴展了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樣本范圍,將有力推動人類學、進化遺傳學與群體遺傳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2023-04-27 09:30
      在伽馬暴09A最亮的階段,“慧眼”衛星和“極目”C星恰好處在能觀測到它的軌道位置和工作狀態。
      2023-04-27 09:28
      平臺主要面向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科研類用戶,針對遙感應用研究,提供海量的遙感數據、豐富的算法工具、充沛的計算資源,形成便捷接入的“云”科研環境,打造協同高效的科研生態鏈。
      2023-04-26 07:45
      在“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畫上句號后,我們的探月步伐跨入一個新階段——建設月球科研站。
      2023-04-26 07:44
      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
      2023-04-26 09:46
      我國自主研制的地效翼船信天翁-4。張勇攝  4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某試驗基地了解到,我國地效翼船再獲重大突破。該中心科研團隊不斷打磨地效翼船實用化設計技術,對地效翼船氣動力技術、耐波性技術、實用化技術進行深度挖掘,并在結構外載荷優化、先進復合材料應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2023-04-26 09:45
      美國天文學家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發現了近300億光年外的史上最遙遠星系團。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到星系團的7個星系,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它們離我們有多遠,也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結合在一起。
      2023-04-26 09:54
      青藏高原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像鼠又像兔的動物——高原鼠兔。先跟大家分享一段網友的自然體驗經歷:在8月青藏高原最美的季節,小趙和朋友結伴來到青海三江源進行自然體驗。從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官網上看,高原鼠兔種群數量呈下降的趨勢,已被列入易危物種。
      2023-04-26 09:24
      加載更多
      啪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