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90后鄉村女教師用詩和藝術喚醒大山
      首頁> 地方頻道> 教育 > 正文

      90后鄉村女教師用詩和藝術喚醒大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3-04-13 15:46

        90后鄉村女教師用詩和藝術喚醒大山

        “魔法女教師”帶山里伢作畫天地間

        來到新學校兩個多月了,每到周末,湖北省丹江口市楊山路小學4年級語文教師蔡明鏡仍不時地接到此前任教學校的孩子們打來的問候電話。被問得最多的是,“蔡姐姐,你什么時候回來看我們?”

        “被人牽掛,是一件幸福的事兒?!辈堂麋R說。

        這名90后教師執教過4所鄉村小學。仿佛手握魔法棒,7年來,她帶著鄉村兒童在大自然里寫詩作畫,“看見”五彩的童年與更廣闊的天地。大山里的蔡明鏡和學生,也不斷被外界“看見”。

        7年前,孩子們灰撲撲的臉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生于1994年的蔡明鏡從漢江師范學院畢業后,來到丹江口市龍山鎮彭家溝小學,成了特崗教師。

        這并不是一所標準的“小學”,其實是一個位于南水北調庫區偏遠半島上的“教學點”。三面環水,一面靠山,80多公里的山路是半島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交通不便,教學點的每個孩子都要寄宿。

        隨著庫區移民,生源銳減,彼時只有1個學前班、4個年級,49名學生。僅有的7名教師,“教書兼看門,保育帶打雜”。

        初到校園,幾個孩子的打扮引起了蔡明鏡的注意:張開“嘴巴”的鞋子;裂著大洞的外套袖口;秋雨過后,一個小女孩還穿著露趾涼鞋。孩子們望向老師,更多是怯生生的目光。

        新學期報到,家長們騎著摩托車、劃著船,翻山越嶺,過江蹚水把孩子送來。頭盔、手套都顧不得取,他們便急沖沖地說:“老師把我們娃子管嚴點,我們不常在家,可不能讓娃和我們一樣,打一輩子工?!?/p>

        “你們長大了想干點啥?”蔡明鏡問學生們。

        “我想當包工頭,讓家里能買上摩托車、小轎車,像舅舅一樣有錢”“我想當菜市場收管理費的,這樣奶奶以后去鎮上賣菜,就能省下兩元錢買包子了”……

        從小在城里長大的蔡明鏡,第一次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孩子們灰撲撲的臉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比起條件艱苦,她更怕自己“碌碌無為”。

        一開學,蔡明鏡便挑起了多份擔子。她是語文、英語、美術老師,還是幼兒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員。為方便照顧學生,蔡明鏡一直住在學校里。

        有學生家里條件困難,衣服縫縫補補還不保暖,她就自掏腰包為其置辦新衣;有學生無人照顧,經常一個月不洗澡、不換衣服,沒人愿意與其同住,蔡明鏡定期提醒學生洗澡,還為他換上新球鞋。幾個月下來,蔡明鏡幫這里的每個孩子套過被子、剪過指甲、洗過頭發。

        漸漸地,孩子們和她熟絡起來,喊她“蔡姐姐”。

        生日時,學生小成(化名)特地拎來一袋獼猴桃,“蔡姐姐,這是野生的,您嘗嘗,可甜了”;家訪路上,遠遠看到狗,幾個男孩子沖過來,“蔡姐姐,快走到我們中間來,狗就不會咬你了”;辦公桌上,時不時“冒出”三兩個橘子、四五個棗,蔡明鏡知道,那是幾個孩子一周的零食。

        孤島里也有詩和遠方

        教學點的教育資源有限,但蔡明鏡總想做些什么。

        長期跟山里娃娃相處,她知道他們雖然大都內向敏感,情感往往細膩。不如從“寫一首詩”開始——蔡明鏡想從詩中走進孩子的內心,同時鍛煉他們觀察、想象和寫作的能力。

        大自然,成為創作的天然教材?!安探憬恪钡恼Z文課上,孩子們到田野里看花草,在山坡上背古詩。只要孩子們有一點好奇心和表達欲,她就“拼命”鼓勵、表揚,這是蔡明鏡摸索出來的“秘籍”?!捌跋x正在給樹葉撓癢癢”“星星看著我,我也看著星星”……孩子們的小詩一句句生動起來。

        “大風明天就要來了,我突然希望,它把我也刮走,刮到爸爸媽媽那里,這樣我們就不用靠手機團聚了?!痹谝淮沃黝}為《你希望大風刮來什么》的詩歌寫作中,10歲的黃開娟這樣寫道。

        經過家訪,蔡明鏡得知,這個平日里開朗樂觀、樂于助人的“書法小公主”,也有因長期與父母分離而多愁善感的一面。她便格外關注黃開娟的動向,經常與她談心。

        雨晴(化名)平日里內向膽怯,爸爸長期務農,還要照顧常年用藥的媽媽。家中僅靠養兩頭豬維持生計,最值錢的家具是一臺冰箱。10歲的雨晴萌生了“上完初中就去打工賺錢”的想法。

        蔡明鏡連續利用周末,帶著零食飲料請雨晴當“向導”,帶自己去郊游。她故意說道,“雨晴,我可是‘路癡’,分不清東西南北,可千萬別把我帶溝里呀”。

        幾次下來,雨晴不僅把山上的每條小路摸得清清楚楚——那邊有野花、山腰有棗樹、大松樹上有個馬蜂窩,還能把蔡明鏡的“郊游路線”規劃得井井有條。

        每次郊游,蔡明鏡都會有意識地引導雨晴觀察大自然,教她怎樣寫出優美的文字。幾年下來,雨晴寫了30多首小詩,一首《雨的家在哪》還刊登在雜志上,獲得150元稿費。

        借著送稿費的機會,蔡明鏡再次家訪。雨晴爸爸感慨道:“以前總覺得娃娃內向,不是個讀書的料,沒想到她還會寫詩,還能掙錢,一首詩抵得上10斤肉,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供她讀”。

        找到了詩歌的樂趣與家里的支持,雨晴開朗起來,成績也越來越好。她連續4年當上學習標兵,被評為“十堰市新時代好少年”,去年上了初中,成績穩居班級前三名。

        蔡明鏡還利用互聯網資源,為這些山里娃打開“遠方的世界”。

        她想方設法用好統一配備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將北京、上海等地的名師“請”到了鄉村小學。當孩子們第一次出現在直播屏幕上,他們坐得格外端正,課前有小姑娘還不停地捋著頭發。孩子們上課的興趣更濃了。

        在彭家溝小學,蔡明鏡牽頭成立教師成長營,做網課培訓。繪本、編程、課外閱讀……現在,全校每位老師有了一門特色課程,50多歲的老教師也能熟練運用網絡,帶著學生閱讀。

        埋下一顆五彩的種子

        上美術課時,村里的小賣部沒有水彩筆、繪畫本??吹酱巴饴奖橐暗拈僮訕?,蔡明鏡便帶著孩子們拿起白紙走進橘園,用橘皮、橘葉和橘肉“拼畫”。孩子們邊吃邊畫,一只只“小螃蟹”、一朵朵“太陽花”躍然紙上。

        每周有兩個傍晚,“蔡姐姐”帶著大家登上附近山頂,對著蒼茫的武當山唱唱新學的歌曲,再映著落日余暉,畫出家鄉美景;他們拾起樹枝敲擊石板,隨性創作一首歌謠——“小鳥小鳥喳喳喳,風兒風兒沙沙沙,我們要快快長大……”

        “平時沒注意,大自然這么可愛”“原來我們自己的家鄉就很美”,孩子們常常感慨。

        為了讓山里娃多接觸外面的世界,蔡明鏡積極爭取社會資源,讓全校孩子坐飛機去北京研學7天,為鄉村小學引入“刷臉”圖書柜、韻律舞蹈課;還讓彭家溝小學和北京七一小學、江蘇揚中外國語小學成為“手拉手”學校。

        全市的校長們來到教學點參觀學習,感慨不已:“別看這所學校小,教育理念、學生風貌一點兒不差?!?/p>

        2021年,蔡明鏡調到三官殿小學。這里位于離丹江口城區最近的鄉鎮,教師流動性大,學生流動性也大——條件稍好的家庭大都遷往了城區,留下來的學生,有的家庭情況復雜。

        家訪后,她了解到,三官殿轄區有一批因重度殘疾無法上學的孩子,面臨失學風險。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她組織起當地670余名老師,為這些特殊兒童“送教上門”。

        第一次見到小彥鑫(化名),是在2021年深秋。

        紅磚壘起的院子里,小彥鑫蜷縮在輪椅上,凝望著院子里那株碩大的香樟樹??帐幨幍脑鹤永?,仿佛只有這棵樹是她的陪伴。

        由于幼時的一場高燒導致腦癱,這個十六七歲年紀的花季少女,智力停留在小學3年級水平,一只眼睛也由于白內障變得視線模糊。

        蔡明鏡走出院子,將道路四周掉落的梧桐葉拾起,一片片粘貼起來,做了一頂“皇冠”,她緩緩走到小彥鑫身旁為她戴上,“你看,只要我們努力,不起眼的落葉,也可以成為熠熠生輝的皇冠”。小彥鑫激動地點點頭,反復念叨著:“蔡老師,謝謝你!”仿佛好久沒這么開心過。

        少則每月一次、多則每周一次,蔡明鏡帶上老師、同學會去看望小彥鑫。他們一起過“六·一”,一起喝奶茶,一起在油菜花盛開時放風箏,還專門為小彥鑫補辦了一場少先隊員入隊儀式。

        那天,面對著鮮艷的少先隊隊旗,小彥鑫努力控制著身體,舉起顫抖的手臂,敬了一個隊禮。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鄉村科技好老師”“中國好人”……一路走來,蔡明鏡收獲了許多。她提及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學生。

        7年來,她先后任教過的鄉村小學中,第一批學生有的已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安堂麋R送教上門工作室”為丹江口市300多名殘障兒童、1900多名留守兒童持續送教。她還加入網絡支教,為5000多名新疆、西藏地區的孩子送去網課。

        前不久,蔡明鏡受邀回到漢江師范學院,向學弟學妹分享從教經歷?!澳感鹕蕉匪?,六遷校址,撐起鄂西北基礎教育的脊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師院精神,為我埋下了一顆種子?,F在,我要把這顆種子,埋進更多山區孩子的心田?!彼f。

        張子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朱娟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 責編:王宏澤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多彩假日生活

      • 壩上農耕忙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論壇以“服務現代政府治理體系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領航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城市建設為著力點
      2023-04-29 09:11
      4月26日,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大會數字政務與數字社會論壇上,由中國電信、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光明網聯合編寫的《5G融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2023-04-28 15:13
      杭州亞運會將著力打造“智能亞運”金名片,進一步完善以賽事綜合指揮大屏和參賽端“杭州亞運行”、觀賽端“智能亞運一站通”、辦賽端“亞運釘”組成的“一屏三端”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上線亞運會碳中和數據管理平臺,基本完成亞運場館建設階段碳排放核算。
      2023-04-28 09:11
      1960年11月5日9點02分,一聲轟鳴刺破戈壁的寧靜,我國第一枚國產近程導彈“東風一號”從西北大漠導彈靶場沖天而起。導彈飛行7分31秒后,準確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標,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這一天起,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導彈的歷史。
      2023-04-28 09:36
      中國科協、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
      2023-04-28 09:19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發展,智能交互、情感計算、知識交互等數字人技術逐漸成熟,數字人技術已成為數字化應用新風口。
      2023-04-28 09:17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2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能源消費持續回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一季度,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3-04-28 09:12
      以“數字賦能 全民共享”為主題,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27日在福州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啟動。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將同期舉辦本地區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
      2023-04-27 17:09
      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凝膠似乎觸發了小鼠身體在對抗膠質母細胞瘤時難以自行激活的免疫反應。
      2023-04-27 09:43
      為使離子變得非常冷,海勒茲團隊用激光照射離子,使其失去足夠的能量,變得幾乎和絕對零度一樣冷。
      2023-04-27 09:42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目前咱們存在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還是之前沒有陽過,沒有感染過的,以及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因為他們的相對抗體水平會比較低,感染風險會比較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一般在戶外,我們這個空氣流通比較好,都沒有問題,尤其咱們要照相、活動都不用戴口罩,這個沒有問題。
      2023-04-28 09:14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2023-04-27 09:39
      這些技術極大擴展了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樣本范圍,將有力推動人類學、進化遺傳學與群體遺傳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2023-04-27 09:30
      在伽馬暴09A最亮的階段,“慧眼”衛星和“極目”C星恰好處在能觀測到它的軌道位置和工作狀態。
      2023-04-27 09:28
      平臺主要面向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科研類用戶,針對遙感應用研究,提供海量的遙感數據、豐富的算法工具、充沛的計算資源,形成便捷接入的“云”科研環境,打造協同高效的科研生態鏈。
      2023-04-26 07:45
      在“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畫上句號后,我們的探月步伐跨入一個新階段——建設月球科研站。
      2023-04-26 07:44
      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當日,來自長江天鵝洲故道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分批順利放歸進入長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
      2023-04-26 09:46
      我國自主研制的地效翼船信天翁-4。張勇攝  4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某試驗基地了解到,我國地效翼船再獲重大突破。該中心科研團隊不斷打磨地效翼船實用化設計技術,對地效翼船氣動力技術、耐波性技術、實用化技術進行深度挖掘,并在結構外載荷優化、先進復合材料應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2023-04-26 09:45
      美國天文學家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發現了近300億光年外的史上最遙遠星系團。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到星系團的7個星系,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它們離我們有多遠,也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結合在一起。
      2023-04-26 09:54
      青藏高原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像鼠又像兔的動物——高原鼠兔。先跟大家分享一段網友的自然體驗經歷:在8月青藏高原最美的季節,小趙和朋友結伴來到青海三江源進行自然體驗。從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官網上看,高原鼠兔種群數量呈下降的趨勢,已被列入易危物種。
      2023-04-26 09:24
      加載更多
      啪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rp id="nccn4"></rp>

          <rp id="nccn4"></rp>
        1. <progress id="nccn4"><track id="nccn4"><video id="nccn4"></video></track></progress>
        2. <em id="nccn4"><acronym id="nccn4"><u id="nccn4"></u></acronym></em>
          <li id="nccn4"><acronym id="nccn4"></acronym></li>

        3. <dd id="nccn4"><track id="nccn4"></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