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環保時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韓榮)記者4月15日從山西省委辦公廳獲悉,《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于日前印發,《實施意見》明確山西將加大對汾河、大清河、桑干河等重要河湖的水流生態保護補償力度。
《實施意見》明確,在水流生態保護補償方面,山西將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持續推進汾河、沁河等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修復流域生物群落結構,持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確保黃河流域禁漁工作落實到位。
《實施意見》將針對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河流源頭區和汾河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開展水流生態保護補償,針對巖溶大泉開展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明確省、市、縣三級水源地保護清單,實施永定河上游、太行山、黃河多沙粗沙、伏牛山中條山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水流生態保護補償,做好蓄滯洪區水流生態保護補償工作。
為保護重要河湖的水流生態,山西還將探索多樣化補償方式,一是支持生態功能重要地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培訓,引導和促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擴大綠色產品生產和供給;二是組織申報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三是鼓勵各地將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工程與生態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完善居民參與方式,引導社會資金發展生態產業,建立持續性惠益分享機制;四是探索建立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基金,制定基金與生態補償資金統籌使用辦法等。